量子通信:國家信息安全的“終極武器”
量子通信技術作為一種絕對安全的通信方式,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國防、金融、政務、商業等領域的信息安全問題。信息安全隱憂分為:一是竊聽手段,包括終端、核心網絡、傳輸線路;二是破譯。解決方法:安全通信=安全加密技術+安全密鑰分發技術。量子測不準原理+量子不可被復制原理+一次一密的密鑰交換體系(密鑰隨機產生,明文、密鑰和密文的長度一樣)——竊聽就會被發現,量子保密實現無條件安全,理論上已經被證明。我國目前信息安全形勢嚴峻,急需加大此領域的投入,國家層面政策持續向自主領域傾斜。
量子通信產業化應用在即。目前確切來說是量子保密通信方案+應用已經具備產業化條件。在2015阿里云棲大會上,阿里云與中科院旗下國盾量子聯合發布了量子加密通信產品。據悉,明年世界首條千公里量子通信保密干線將在北京和上海之間建成,沿途城市都可以用量子保密方式安全傳輸政府公務信息和銀行數據等。16年我國還將發射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使量子通信網絡最終能夠覆蓋全球。量子通信從上到下的結kaiyun平臺官網登錄 開云網站構:應用層——國防、政務、能源和金融;服務平臺——數據平臺、認證平臺等等;基礎設施——廣域量子通信網絡。
廣域量子通信網絡建設分三步走:通過光纖——構建城域量子通信網絡;通過加中繼器——構建城際網絡;通過衛星——實現洲際、星際網絡。(計劃在2016年實現首顆衛星發射成功后,發射多顆衛星,到2020年實現亞洲與歐洲的洲際量子密鑰分發,屆時聯接亞洲與歐洲的洲際量子通信網也將建成。到2030年左右,則將建成全球化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