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量子戰略前沿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斬獲這項大賽全國一等獎
量子之潮,奔涌于全球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前沿;創新之火,點亮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征程。作為破解“卡脖子”難題、構建自主可控信息技術體系的核心領域,量子科技不僅是衡量國家科技硬實力的關鍵標尺,更是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戰略必爭之地。在此背景下,于近日舉行的第一屆CIC“悟空杯”量子計算大賽,以“量子賦能未來”為主題,匯聚了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全國60余所高校的284支精英隊伍,成為檢驗我國量子領域人才培養與技術創新實力的重要舞臺。其中,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芯谷產業學院)先進密碼與量子計算團隊師生不負眾望,憑借深厚的理論功底、創新的技術方案與扎實的工程實踐能力脫穎而出,榮獲全國一等獎;該校兩名研究生更入選“優勝選手”,成功直通第39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開云官方入口 開云網址在全國量子科技競技舞臺上彰顯了川蜀高校的創新風采與硬核實力。

“學校高度重視此次賽事,初賽階段,我校選手以扎實的量子計算基礎理論獲得筆試滿分;決賽環節,團隊聚焦‘混合量子-經典神經網絡模型’與‘變分量子算法’,提出基于QAOA的醫療保險費用高效預測方案,在保證數據隱私的前提下將預測準確率提升12.7%,獲得評審專家一致好評,最終斬獲全國一等獎。”據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中,該校網絡空間安全學院2024級碩士生白冬淼、何英豪憑借突出表現入選“優勝選手”,將代表學校出征第39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此次佳績的背后,是該校“先進密碼與量子計算”團隊的長期深耕與積淀。“該團隊專注于量子安全通信與量子計算研究,承擔多項國家級及省部級項目。其在政法數據共享與金融量子機器學習應用方面示范成效顯著,提出多項量子云安全計算新方法,獲發明專利28項、成果轉讓23項及省部級科技獎勵2項。在人才培養方面,團隊已培育量子方向碩士35名,入選四川省首批工程碩博士校企聯合培養計劃,形成特色人才培育模式,為量子領域持續輸送高素質創新人才。”
據了解,本屆CIC“悟空杯”量子計算大賽采用“理論筆試+上機實操+現場答辯”三段式賽制,重點考察選手在量子算法設計、量子編程及工程落地等方面的綜合能力,最終產生特等獎5項、一等獎15項、二等獎24項、三等獎20項。值得關注的是,大賽首次設置“量子創新賽道”,從中遴選20名優勝選手直接進入第39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實現了專業競賽平臺與國家最高級別青少年科創舞臺的無縫銜接,為量子科技人才梯隊建設搭建了“成長快車道”。

“此次佳績充分彰顯了學校在量子計算與網絡安全交叉領域的創新實力,也是學校持續推進‘新工科’建設、深化產教融合的重要成果。”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該校將進一步整合量子信息、密碼學與人工智能等多學科優勢,打造高水平量子安全創新團隊,積極服務國家量子科技戰略,為構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量子網絡貢獻力量。(王李科)


